民宿品類知多少
  “十一”黃金周前夕,記者到位於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右旗采風時,在很多酒店的前台都看到“家庭旅館”的傳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應上級指示”,一旦酒店客滿,他們都會引導客人到“家庭旅館”入住。
  據阿右旗旅遊局質量管理股的劉曉梅介紹,隨著巴丹吉林沙漠的旅遊開發,到阿右旗觀光、探險的遊客越來越多,但當地基礎設施薄弱,酒店接待能力不足。為此,阿右旗旅遊局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發動當地牧民利用閑置房屋開“家庭旅館”。
  “這種源於旅遊旺季住宿難的‘家庭旅館’,是民宿旅遊的雛形,後來逐步發展為一種以自然風光和當地文化為賣點,兼具住宿、體驗、休閑等功能的新型度假方式。”廣東省社科院旅遊研究院研究員鄒開敏表示。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民宿”,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農家樂”、“洋家樂”和烏鎮、周莊等景區型民宿。
  每逢節假日,城市周邊的“農家樂”總是異常火爆。“城裏人”攜家帶口,呼朋引伴,驅車前往郊區的農家,打打牌、釣釣魚,吃一頓正宗的農家餐,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在浙江德清縣的莫幹山上,分布著很多民宿,其中不少老板都是外國人,秉持西方的民宿經營理念,因此被稱為“洋家樂”。“洋家樂”價格昂貴,動輒過千,但其設施完善,體驗奢華,充滿小資情調,備受杭州、上海等白領階層的喜愛。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民宿,那就是周莊、烏鎮等景區型民宿。據周莊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永東介紹,為了吸引並留住遊客,周莊著力打造“周莊人家”等民宿品牌,“體驗水鄉民宿”,已經成為遊客前往周莊旅遊的動力之一。
  “真正意義的民宿”
  位於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的博學村,綠樹掩映,蟲鳴唧唧,充滿鄉情野趣。沿著荔枝林裏的綠道騎行,不多遠,就可看見一棵上了年紀的花梨樹,樹下一棟磚瓦結構的房子,高高的牆,寬寬的窗,上書幾個大字——“花梨之家”。
  這是一棟新開的民宿。屋主是一對兄弟,哥哥陳統奎是著名媒體人,弟弟陳統誇剛剛大學畢業。哥倆本都“脫了農皮”進了城,如今卻又折回來,在家鄉開起了民宿,他們說,他們要以自己的實踐,帶領博學村乃至整個海南,做“真正意義的民宿”。
  作為媒體人,陳統奎曾多次到台灣采訪,當地發展成熟的民宿,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來以後,他深入考察了大陸的各種“民宿”形式,發現不管是“家庭旅館”、“農家樂”、“洋家樂”還是景區型的民宿,雖然都有“民宿”的影子,卻又都不是他心目中“真正意義的民宿”。
  “嚴格來講,家庭旅館不能算民宿。”陳統奎說,很多家庭旅館只是當地人出租的閑置房屋,客人和主人沒有交流互動,不能算民宿。而“農家樂”設施簡陋,在安全、衛生等方面,不能滿足高端消費者的需求。
  “關鍵在於,‘家庭旅館’和‘農家樂’,都是簡單以賺錢為目的,缺少人情味。”陳統奎說,真正的“民宿”,一定要有“人情味”,“人情味”是民宿的靈魂。
  在“花梨之家”,陳統奎和弟弟像好朋友一樣招待客人,不僅為他們提供優越的吃、住條件,更會和他們把酒言歡、暢談理想,甚至一起下田掘芋頭。陳統奎說,在台灣,人們親切地稱民宿為“友人家”,而他們的目標,就是將“花梨之家”打造為客人的“友人家”。
  基於此,陳統奎將烏鎮的民宿斥為“假民宿”。他說,烏鎮在景區建設過程中,一開始就買斷了原住民的民居產權,然後由旅遊公司統一開發建設民宿,聘用“主人”,然而“此民”非“彼民”,這種包裝出來的“民宿”,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社區融合是打造‘真民宿’的另一個必備條件。”陳統奎說,客人入住民宿,不光是要體驗“這一家子”,還要體驗當地的社區文化。而這一點,正是莫幹山上的“洋家樂”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地方。
  長期在上海打拼的陳統奎,將“花梨之家”作為自己休憩的港灣。當記者問及民宿的經營之道時,他笑著說,開民宿就是“過日子”,來客人了就“一起過日子”,談不上什麼經營之道。
  “真正意義的民宿,對於主人和客人,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陳統奎說。
  “民宿”牌怎麼打?
  盡管陳統奎將“生活方式”當成民宿經營的最高境界,避談民宿的經營之道。但對於想在民宿市場分一杯羹的旅遊目的地來說,“民宿”牌怎麼打,卻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據了解,“民宿”一詞源自日語“Minshuku”,日本的民宿旅遊發展較為成熟,並且直接影響了台灣民宿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台灣民宿旅遊的持續升溫,不少專家學者建議從台灣“取經”,尋求大陸民宿的發展之道。
  “台灣民宿旅遊興盛,政府起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風指出,早在1981年,台灣原住民行政局就已經制定規劃,輔導原住民開民宿以增加收入;此外,台灣還出台了《民宿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法規,確保民宿旅遊的發展有法可依。
  為此,張風建議,在大陸地區,尤其是與台灣享有類似自然、人文資源的海南,不妨積極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借著“國際旅遊島”建設之機,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規,推動民宿旅遊的發展。
  具體到民宿的經營方面,張風表示,“內容單一,缺乏特色”,是大陸民宿的短板。很多農家樂和景區民宿千人一面,遊客體驗不夠豐富。為此,應該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的、別開生面的民宿。
  最後,民宿的營銷、推廣工作也至關重要。張風指出,目前很多民宿經營者理念陳舊,過分迷信“回頭客”和口碑宣傳,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平台,做好營銷推廣工作。

arrow
arrow

    pgkfd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