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鋅鋁合金表面處理強化處理

  鋁及其合電鍍金在中性體系中陽極氧化沉積形成類陶瓷非晶態復合轉化膜的工藝、性能、形貌、成分和結構,初步探討了膜層的成膜過程和機理。工藝研究結果表明,在Na_2WO_4中性混合體系中,控制成膜促進劑濃度為2。5~3。0g/l,絡合成膜劑濃度為1。5~3。0g/l,Na_2WO_4濃度為0。5~0。8g/l,峰值電流密度為6~12A/dm~2,弱攪拌,可以獲得完整均勻、光澤性好的灰色系列無機非金屬膜層。該膜層厚度為5~10μm,顯微硬度為300~540HV,耐蝕性優異。該中性體系對鋁合金有較好的適應性,防鏽鋁、鍛鋁等多種系列鋁合金上都能較好地成膜。

  2、鋅鋁合金表面處理環保型化學拋光

  確定開發以磷酸一硫酸為基液的環保型化學拋光新技術,該技術要實現NOx的零排放且克服以往類似技術存在的質量缺陷。新技術的關鍵是在基液中添加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合物來替代硝酸。為此首先需要對鋁的三酸化學拋光過程進行分析,尤其要重點研究硝酸的作用。硝酸在鋁化學拋光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點腐蝕,提高拋光亮度。

結合在單純磷酸一硫酸中的化學拋光試驗,認為在磷酸一硫酸中添加的特殊物質應能夠抑制點腐蝕、減緩全面腐蝕,同時必須具有較好的整平和光亮效果

  3、鋁的堿性電解拋光工藝

 鋅合金壓鑄 進行了堿性拋光溶液體系的研究,比較了緩蝕劑、粘度劑等對拋光效果的影響,成功獲得了拋光效果很好的堿性溶液體系,並首次得到了能降低操作溫度、延長溶液使用壽命、同時還能改善拋光效果的添加劑。實驗結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加入適當添加劑能產生好的拋光效果。探索性實驗還發現:用葡萄糖的NaOH溶液在某些條件下進行直流恆壓電解拋光後,鋁材表面反射率可以達到90%,但由於實驗還存在不穩定因素,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了采用直流脈衝電解拋光法在堿性條件下拋光鋁材壓鑄機的可行性,結果表明:采用脈衝電解拋光法可以達到直流恆壓電解拋光的整平效果,但其整平速度較慢。

  4、YL112鋁合金表面處理工藝技術

  YL112鋁合金廣泛應用於汽車、摩托車的結構件。該材料在應用前需要進行表面處理,以提高其抗腐蝕性能,並形成一層容易與有機塗層結合的表面層,以利於隨後的表面。

  5、鋁材磷化

  通過采用SEM,XRD、電位一時間曲線、膜重變化等方法詳細研究了促進劑、氟化物、Mn2+,Ni2+,Zn2+,PO4;和Fe2+等對鋁材磷化過程的影響。研究表明:硝酸胍具有水溶性好,用量低,快速成膜的特點,是鋁材磷化的有效促進劑:氟化物可促進成膜,增加膜重,細化晶粒;Mn2+,Ni2+能明顯細化晶粒,使磷化膜均勻、致密並可以改善磷化膜外觀;Zn2+濃度較低時,不能成膜或成膜差,隨著Zn2+濃度增加,膜重增加;PO4含量對磷化膜重影響較大,提高PO4。含量使磷化膜重增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鍍
    全站熱搜

    pgkfd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